带,桂阳可谓是地瘠民贫,但赵范还是颇有能力的一个人,在他的治理下,桂阳的局面初步稳定,农耕发展,百姓的日子比从前好过了一些。
赵范刚开始也没把太史慈放在眼里,他觉得太史慈是佯攻,配合江夏的作战。事实也证明了他的判断,太史慈所部前出固始后,就不再继续进军了。但他没想到的是,今日太史慈突然发力,打下了汉宁县城。汉宁县城城小且破,只有六百余名守军,自然难以抵御。
即便如此,赵范依然判断这仍是太史慈的佯攻,只是做做样子而已,很快便会退兵。从襄阳传来的消息也只是严令据城固守,想来他们的想法也和自己是相同的。
等到赵范被城外突发的呐喊声所惊醒时,大局已定。偷袭郴县的正是太史慈的信义营,他们以一部包围汉宁,慢慢攻打,三日后方破城。主力则由太史慈亲自率领,放弃了骑兵,全部步行,翻山越岭,悄悄地潜到郴县城外,一击奏效。
守军虽奋力反击,但由于城外的树木高处不断地有羽箭射出,射程超远,准头又足,令城墙上的守军无法有效地组织起来。遂很快便被攻城的敌军所击败。当东门第一个被打开的消息传来时,赵范知道大势已去,便领着郡中的官吏,跪倒在府邸前请降。
不多时,一名身材高大、虎背蜂腰、颌下美须髯的青年将领在亲卫的簇拥下,健步如飞地走到赵范面前,朗声问道:“你就是桂阳太守?”
赵范低着头,老老实实地回道:“在下正是赵范。”
“好好好~~~”,那名青年将领忙伸出两只大手,将赵范扶了起来,温言道:“赵太守迷途知返,善莫大焉。我便是太史慈,我家主公有令,若太守诚意归顺,则继续留任桂阳太守一职。”
赵范感激地回道:“多谢主公!多谢太史将军!我这就派人令城中巷战的士兵们投降。后面也会派人去桂阳各县去说服他们归顺。”
“太好了!”太史慈高兴地一击掌,道,“今晚我要摆庆功宴,与赵太守多喝几杯!”
是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