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方文化中,存在着严重的“官本位”思想。“学而优则仕”、“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都反应了当时人们的价值取向。甚至在后世还出现了“万般皆下品,惟有做官高”的论调。
但是在东汉末年,因为还没有实行科举制,采用的是汉文帝时设立的察举制,即由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俗称“举孝廉”,并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名公巨卿多出之”,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察举制另有茂才、察廉、光禄四行三项。但是由于存在着大族名士主持乡闾评议及控制选举过程的流弊,所选拔的人才大多处于世家大族,贫寒学子鲜有入围者。
早有数名长相清秀的婢女在每个人的案几上放好笔墨纸砚,周瑜略一思索,便即笔走龙蛇,开始了写作。而场内的其它人,也纷纷拿起了笔,有的奋笔疾书,有的迟疑着不肯落笔。
时近正午,温度升到了一天的最高点,虽然是在春季,但长期暴露在阳光之下,仍让人觉得有些燥热。乔公倒也体贴,见场内的众人都流露出些许烦躁之色,便命婢女们各自拿了蒲扇,站在每一个参赛的人背后轻轻摇动。
清凉的风夹杂着少女的体香从背后吹来,顿时让大家的心安定了下来。
半个时辰之后,庞泰走过来收集卷纸,周瑜早已完成,又斟酌了片刻,修改了两个字,便第一个交给了庞泰。然后徐庶、庞统、蒋琬、法正等人依次交卷,只有孙策在那里抓耳挠腮,好不容易写满了一张纸,庞泰催了三次,方苦着脸交了上去。写文章实在不是他的强项,尽管在寿春时他也曾努力学习过,也只能应付一般的公文而已。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章分解。
非常感谢各位书友的欣赏,在此小生有礼了!还请多多***,多多***,多多***,多多***,多多打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