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们就一起下山吧,正好我有很多事情要向两位请教的。你们就先住在县衙内吧,待你们的宅院好了,再搬过去不迟。”
说罢,周瑜便留下吕岱等人负责收拾张纮和张昭二人的物品,带回秣陵城。自己和孙邵、张纮、张昭便先行下山,骑马缓缓而去。
在回城的路上,周瑜慢慢地将脑海里关于张纮和张昭的资料又过滤了一遍……
张纮,自子纲,乃徐州广陵人士。早年到洛阳求学,钻研《易》、《尚书》、《韩诗》、《礼记》、《左氏春秋》等古代典籍。回到家乡后,被推荐为茂才,而张纮并没有接受。据说在洛阳时,大将军何进、太尉朱俊、司空荀爽三府辟为掾,皆称疾不就。说明此时张纮已经是声名遐迩了。
但是随着局势的日益混乱,张纮为了躲避战乱而迁居江东。
在历史上,张纮被孙策说服,投奔于他。孙策死后,张纮又继续辅佐孙权,成为东吴政权的重臣。他有四大贡献:帮孙权出谋划策,明确了孙吴政权的发展方向;促成了曹魏和孙吴的暂时联盟,为孙吴政权的建立和稳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协助孙权巩固政权;建议孙权建都秣陵。
作为为孙吴政权草创、建立、巩固立下汗马功劳的两朝元老,居功不自傲,“厚自挹损,不敢蒙宠,权不夺其志。每从容侍燕,微言密指,常有以规讽。”张纮时时提醒孙权,语重心长,同时不忘君臣之礼足显一代名士风范。
建安十七年,张纮在还吴迎家的路上病故。临终之时,曾经给孙权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张纮反复告戒孙权“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信中的言语同名闻天下的诸葛亮的《出师表》有异曲同工之妙:
“自古有国有家者,咸欲修德政以比隆盛世,至于其治,多不馨香。非无忠臣贤佐,闇于治体也,由主不胜其情,弗能用耳。夫人情惮难而趋易,好同而恶异,与治道相反。传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言善之难也。人君承奕世之基,据自然之势,操八柄之威,甘易同之欢,无假取于人;而忠臣挟难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