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私心呢?偏赶上那酒坊老板有两个儿子。那年刚好毕业,按照国家指示。正是要被下放到农村的时候,可是这酒坊老板护子心切,不想让自己的宝贝儿子下乡受苦,但是他想来想去没有办法,这些都被冤家兄弟看在眼里。
两兄弟背地里商量着,与其窝在这里终ri无所事事,到不如前去农村。一来天宽地阔相对于学习祖传之术比较方便,二来,两人的背景属于“黑五类。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右派,下乡再改造就能在政治上洗清自己,而且尽管当时还没有明确的指示下乡知青回城后的待遇,但是袁枚天生头脑聪明,他觉得这下乡知青到时候返城后一定会有个说法,于是两兄弟商定完毕,便找到那酒坊的老板,说明了他俩的意思,愿意顶替他儿子下乡。
那酒坊的老板一听俩人这么说顿时乐坏了,于是便对两人千恩万谢。随后花钱打通了一些事情,于是乎一个月以后,袁枚袁德两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再一次的踏上了前往农村的火车,开始了多年的“再改造”不得不说,这确实挺讽刺的。
两人前往的地方,正是辽宁省黑让。县旁边的一个小农村中,方圆十里有青年点儿,二人便住在了一户老乡家中,由以前插队进来的哥哥姐姐们带着干活儿,干活无非就是种的。两人以前虽然是在地主家庭,但是也是庄稼人,所以这些活到没有难倒他俩,过了半年,平安无事。
直到有一天,那是夏天的时候,袁枚上山抱柴火,忽然生了地震。袁枚感觉到脚下地动山摇的,便有些害怕了,他丢掉柴火便往回跑。哪晓得下山的路忽然震出了一条大裂缝,让他不敢过去,只好绕道
。
说来也真是巧合,绕来绕去,袁枚非但没有绕出去反而进入了大山的深处,在他靠着山壁摸索着前行的时候,忽然旁边的岩石裂开了一块儿。接着,哗哗啦的掉下来几块大石头,袁枚以为是山崩,这次可要死掉了,于是便抱着脑袋等死,哪成想过了一会儿后,周围又静了下来。袁枚上眼一看,只见那山壁的岩石脱离,一个不大不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