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自己的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他的年龄与张诚差不了多少,如果张诚不犯错一直得宠的话,他今生就很难登上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了,这是一个彩虹难逢的好机会!
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下,陈矩转身朝玄武门的方向走去,他想尽快返回御马监,“无意”间把这事向张永年透漏一下。大皇子应该是知道张诚与郑贵妃走得很近的,而只要大皇子在几个讲官跟前透漏一点皇上关注这件事了,相信那帮早就看越来越嚣张的张诚不顺眼的言官会抓住机会行动的!
通过这件事,自己算是卖了大皇子一个人情,他肯定不会希望与郑贵妃走得越来越近的张诚在那么重要的位置上吧?另外,也许还能因此得到自己想要的,何乐而不为呢?大皇子也知道,自己可是一直倾向于他的。至于最终成与不成,自己都没有什么损失,风险也小的很。
内阁四位大学士接到了小太监传来的口谕,不敢怠慢,放下各自手上事情,出了内阁,直奔乾清门而去。他们当然也都各自泛起了嘀咕,赵志皋暗示上疏为皇长子争取加冠和选妃的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群臣的奏疏估计也就刚让皇上看到,难道这么快就有了结果?
石星的兵部不像内阁就在皇宫之内,离得较远了一些,所以赶到乾清门时,内阁的四位大学士都已经到了,就连礼部尚书范谦也到了。
对于今天朱翊钧的宣召,石星倒不像内阁的四位大学士所想,认为皇上是想商量皇长子的加冠和选妃之事,再说了,就算是皇长子加冠和选妃,干他这个兵部尚书什么事?
对于朱翊钧的目的,他隐隐猜到可能是因为大皇子殿下让自己上的那份奏疏起了作用。只是,他却有点不明白,大皇子在明明猜到朝鲜可能还要有第二次战争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自己上这样的奏折?难道大皇子真想参合朝鲜之事?可是即便是为了捞声誉和政绩,大皇子就能确定一定能在倭国第二次入侵前返回大明吗?
在石星看来,朱常洛之所以想代表大明去朝鲜,一是能让天下和属国都清楚他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