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所奏请的给殿下加冠和选妃之事终于有了决断,今天早上还就这件事询问了首辅赵志皋的意见,这可是从内阁传出来的确切消息。”张永年满脸笑意的解释道。
如今的内阁首辅换成了赵志皋,王锡爵作为朱常洛能够早点出阁读书的“功臣”,最终还是在首辅任上栽了跟头。在万历二十二年的时候,本以为坐稳了首辅位置的王锡爵,没有忘记那些因为“三王并封”事件而让他狼狈不堪的大臣。他利用京察的机会,借机把之前最活跃的数十位大臣和言官搞了下去,谁知这看似不大的事情却成了一场大风波的导火索。
在有心人的联络以及挑唆之下,朝臣们自然把这些都算在首辅王锡爵的身上,众人再次把矛头对准了他,认为是他一手操纵的,因此对他十分愤恨。在众多言官和大臣对他接连不断的弹劾下,深感首辅难做的王锡爵最终还是没顶住压力,在多次申辩无效和群臣的不配合之下,郁郁的致仕归隐了。
而王锡爵致仕后,这次没有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把赵志皋的首辅之位劫走,他终于还是坐上了这个位置。就在王锡爵致仕的当月,内阁也迎来了两位新的大学士,与内阁原有的两位大学士赵志皋和张位同是隆庆二年进士、也同样是被张居正排挤到南京为官的沈一贯入了阁,另一位是朱翊钧当年的东宫讲官陈于陛。
看了看似乎没有特别反应的朱常洛一眼,张永年笑着低声说道:“奴婢从内阁打听到,万岁爷虽然没有给赵志皋明确的意见,但对于赵志皋提出的先让礼部为殿下选妃和加冠的事情做好准备并没有出言反对。嘿嘿,奴婢可是听说了,内阁的一致意见是按照选太子妃的标准和规格给殿下选妃。只要殿下有了妃子,在立储的问题上,万岁爷恐怕也就不会再说什么等殿下年纪再大点之类的推脱之词了,毕竟殿下加了冠纳了妃就算是成年了。”
朱常洛哼了一声,语气不善的说道:“张永年,你今天的是不是话太多了点,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幸好本皇子今天心情好,不与你计较,下次再这么呱躁,本皇子不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