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小时后,又一封电报摆在了吴名桌上,在这封电报里,暗狐十七号详细报告了明军统兵将领的姓名、作战特点,以及武器配备情况。【更多精彩小说请访问】
朝廷这次派出的兵马,是湖广总督左良玉麾下参将赵二虎率领的。说起这个赵二虎来可是鼎鼎大名,号称是左良玉麾下四虎之一,打起仗来喜欢赤膊上阵、悍不畏死,持一把六十二斤的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
吴名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了猛张飞的形象,不由的摇了摇头,说什么万夫不当之勇,打起仗来悍不畏死又有什么用?一颗子弹就足以要了他的小命,在现代化的武器面前,冲的越猛就死得越快。
电报里还提到,左良玉这次派出的五千人马是他手下最精锐的部队,其中还有他的三千名亲兵。看到这里吴名撇了撇嘴,左良玉还真的是看得起我,打张献忠也不见他这么卖力过,这次竟然把他的亲兵都派出来了。
虽然吴名在明代待的时间很短,但也从一些历史书中看到过,别看某个大将手下号称有几万人马,但实际上能打仗的也就是那几千亲兵。
所谓的亲兵,实际上就是统兵大将的私人卫队,这些人谁都不认,只会忠心耿耿的给养他们的人卖命,拿着比普通士兵高十几倍的军饷,打起仗来赏赐又多,不仅养成了骄纵跋扈的性格,还有一种为主公拼死冲杀的思想觉悟。
在这一方面是有例子的,崇祯四年,大凌河之战前,山海关总兵吴襄执掌的十五个野战营加上辅兵共有八万兵,崇祯皇帝曾把吴襄找来,要他出兵去救祖大寿。吴襄竟然说他手下真正能战的只有三千家丁,其余几万战兵只能种种地,上了战场也只能摇旗呐喊壮壮声势。
吴襄的话里除了有保存实力畏战的意思,也很能说明朝廷军队的实际情况了,普通的兵丁们连饭都吃不饱,饷银经常被克扣,凭什么给你卖命,所以打起仗来就只能靠那些享受高待遇的亲兵了。
除此之外电报里还提到,这五千人马竟然还配备了一千多支火统,以及几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