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致富的经历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是凭着自己的勤劳致富。
代表们朴实的发言尽管有时文不达意,甚至出现磕磕巴巴的现象,但他们的致富经历让台下人听的心里热乎乎,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每位上台发言的人都获得市长亲手颁发的“致富能手”荣誉证书,并获得和市委书记和市长的合影留念。
在主席台就坐的陈景遇代表的则是村办企业,他的发言被一次次的掌声打断,尤其是他自豪地宣布陈家村人这两年不但盖起小二楼,每人每年能分得一至两万元钱,更通过养殖业,让很多跟他们签协议养殖的周边村人也成为万元户时,人群中爆发出惊叹的声音。
刚才上台发言的人都是极个别的现象,符合先让一部分富起来的精神。但陈家村全村人不仅个个都是万元户,还带动其他村子的人致富,这个范围可是相当大,完全符合中央提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口号。
市委书记亲自为陈景玉颁发证书的举动则是把整场会推到**,在全场人热烈的掌声中,宋小刚书记带领一帮官员和陈景玉合影留念。
会后,宋小刚书记开玩笑地对陈景玉说道:“早知道陈家村乡办企业办得好,却不知道陈家村不但自己致富,还带动其他地方一起致富。他很羡慕这些人,比他这位县委书记都富有的多。”
陈景玉幽默地回答道:“人怕出名猪怕壮,要不是宋书记亲自到现场为我撑腰,我还真不敢漏这个底。”
一番话说的周围的人跟着哄堂大笑,陈景玉的话的确有些灰色幽默,富了却不敢说,生怕被割了资本主义尾巴,这种心酸没经历过的人有怎么能体会的到。但好在现在不再是提心吊胆地担心,万元户从隐藏的后台正式在人们眼前亮相,这种转变也让他们欣慰。
第二天,省报在头板头条刊登了一篇文章《富裕的陈家村》,这篇文章一经报道,立刻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
文章指出,陈家村乡办企业在改革的浪潮中扬起风帆,不但带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