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临话语里还有着向他讨好的意思,但态度很坚决,支持陈浩。
他见过无耻的,可没见过向王昌临这么无耻的人。他清楚地记得建石材厂是王昌临的提议,否则他也不会把王昌临划为自己这边的支持者,让他主管乡政府财权。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两人的蜜月期还没过,王昌临在乡党委会议上竟然转身成为建石材厂的反对者,这人变脸速度之快,委实让他心痛。
狼与狈的结合本就各怀心机,谁也没资格去指责谁。
王昌临的转变不知打的吴宏找不着北,郝伯为、齐敏和黄世通亦是搞不清这出戏是出自何处。三人的表情各不相同,郝伯为和齐敏是惊喜,尽管他们不齿于王昌临的为人,但王昌临此时的举动不吝于锦上添花。而黄世通则瞪着牛眼盯着王昌临看,他实在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他内心的愤怒。
胜负已分,陈浩却没有痛打落水狗的兴致。盖因在吴宏提出要在乡党委会议上表决此事时,他早已知道此事的结局。有些人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他总不能不满足人家受虐的要求。
退一万步说,王昌临支持吴宏的提议,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利用他的否决权让这个提议胎死在腹中,像这种涉及到民生问题的事,他绝不后退。
乡党委会议上的争锋并没有影响到华林乡的正常工作,胜利的一方总不能把这样的事到处宣扬,毕竟这样的事不光彩,万一传到上面,领导还会指责他们领导班子不团结。失败者照样若无其事地上着班,如果连这种事都想不开,他也甭在官场上混了,早点找根绳子往自己脖子上一套吊在树上了事。
大千世界百杂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但在国内,现在普通老百姓谈论最多的话题是过年,马上临近八三年春节,那家不得准备些年货过传统的大年呢?
可此刻引起很多有心人关注的不是春节,而是今天发表在《经济日报》第二版首要位置的一篇《论国内经济的发展》的文章。
八十年代,人们了解国内重大新闻和时事途径很少,除了电视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