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正卖力地吆喝,不远处还有几个同样的摊点用同样的方式在叫卖。
“走过路过的大叔大婶、大爷大娘、帅气的小伙漂亮的姑娘们,有买过别错过,过来看看陈家村鸡场新鲜出炉的鸡仔五毛钱一对,保你今年买一对明年变一群,生活越过越美好。”
眼前这位年轻人就是陈家村猪场负责销售的刘勇好,边上那几个摊位是他弟弟们和陈家村的妇女。这种新鲜的吆喝声不用说也知道是谁的创造。像这种乡下赶集他们如同赶场般场场不拉。
还真别说,由于每家都有养鸡的风俗,他们的鸡苗卖的也不贵,销售形势是一片大好。这不,鸡笼边围着一群买鸡苗的赶集人,忙的负责收钱的赵燕和负责抓鸡苗的陈景玉儿媳妇没有一刻空闲,但她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他们有陈家村大队部开出的证明,自然不怕别人找麻烦,更何况那看似无所事事的陈浩还没等管理人走到前面就一人塞包大前门香烟,这叫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短。要知道此刻的大前门香烟只有公社里的干部才能有钱享受上,这小伙上来就让他们享受到公社干部的待遇,自然是皆大欢喜的结果。
赵燕知道鸡场的来历,但她没想通陈浩是怎么想到办这样的一个鸡场。
原来,从修理的道路上走不通后陈浩和赵燕分手后,在思索中无意识地走到了养猪场,正赶上刚从学校辞去公职的刘勇好和他打招呼。看到刘勇好他眼前一亮,想起前世刘勇好他们起家的经历——贩卖鸡苗。当下激动地在刘勇好胸前拍了一下,兴匆匆地回到爷爷家奋笔直书,半小时内写完大纲就去找大伯。
两人一商量觉得卖鸡苗时间短收益快,事情可操作,于是按照猪场入股的模式开始细化,不同的是猪场是各家把猪赶到一起集中饲养,而鸡场前期则是让各家领鸡蛋回去孵化,然后鸡场统一回收统一销售。西北地区农村各家都有土炕,且有用土炕孵化小鸡的技术。这次入股以现金和受精的鸡蛋计算,最后两人合计着把养猪场和鸡场合并在一起,称为陈家村生产队养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