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移动而不被发现,这是个相当好的条件,楚鸣也很满意。猪一样的队友还是越少越好。
“11点方向,8500米钟楼左侧5米,移动目标。无法判断。”并没有等待多久,这条路是必经之路。
“7000米,满员机降连,无重型装备,班用地效指挥车一台,两辆轻甲侦察车。人员80至100。”楚鸣盯着观察镜一字一句的说着
“风速33,修正10,引力值修正1.7。光偏修正4。”
楚鸣的语速均匀吐词清晰,49号仍然是一言不发,只是仔细的修正着自己的斯科尔斯狙击步枪。
两人都没有打开单兵遮蔽系统,很好交流。雷逊君主立宪国现实之中就是这样,敌我双方大量的战场遮蔽使这里成为超视距作战的禁地。现实中曾经就发生过盲射的效果好于制导的可笑事实。盲射的指挥楚鸣还认识,就是原七战区第四特勤舰队中校长官普里弗克特,他也因为这次掷色子式的攻击方式大大出了一次风头。
“最终修正确认,12、8、1.7、5。”
“10秒攻击,第三伏击点。”49号终于说了一句话,说完就开始连续的射击起来。
斯科尔斯狙击步枪采用的是电磁推力的金属弹丸,原理类似与“锁孔型轨道跑”。尾翼增压的金属弹丸对各种护甲都有很好的破伤效果,而且不会象能量武器一样容易暴露目标,十秒——这就是敌方弹道计算的提前量。
没有声音,斯科尔斯狙击步枪的静音设计非常优秀,可以说唯一遗憾的就是射程,这点能量武器有明显的优势。
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这句话用在战场上是最贴切不过。某种情况下匕首会比大炮更有效。
首先被集中的是指挥车,这种机降装甲的弱点在他的减震系统上。一枚金属弹丸准确的将前外悬挂臂击碎,然后在指挥车的惯性作用下轮毂将悬挂系统彻底咬死,指挥车向左侧偏移,停了下来。第二枚弹丸集中了暴露出来的侧面电子传感器。爆裂的声音比上次响亮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