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自己,易乐祥还是解释道。
“奥瑞特之役也不是一场战斗,它的规模介于战役与战斗之间,是由数次小规模的战斗共同组成的。”说到这里,易乐祥瞟了一眼那位年纪不算大的讲师。
讲师脸上一红,咳嗽了几声,“你继续说。”
“奥瑞特之役大概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目的是为了救援被围困的99山地师,它由奇袭丹泽和峡谷伏击两次主要的战斗构成;
第二阶段,目的是为了阻止斯特朗指挥官毁灭奥瑞特的疯狂行径,由大量的小规模山区特种伏击作战和奇袭斯特朗人指挥部两部分构成,奇袭指挥部又有强攻雷西姆农、佯攻罗兹、奇袭罗兹三次主要战斗。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每次战斗都有着及其明确的目的性并最终围绕着一个更大的目的而进行。每一场战斗都以消灭敌人为目的,即便是佯攻、诱敌其目的还是为了在接下来的更大规模的战斗消灭敌人。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两个阶段军事行动中,所有的战斗都是被迫的并有着相当高的风险性。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相信没有任何一名军事指挥官愿意在兵力相差如此之大的情况下采取行动。事实上我个人认为这两次军事行动都具有偶然,完全是运气使然,不可复制。”
易乐祥的讲完后,整个教室内鸦雀无声,高级班的三十二名同学目瞪口呆的望着神情自若的易乐祥。易乐祥前面的分析确实非常的精彩,但是后面认为‘奥瑞特大捷’仅仅是一次幸运的军事赌博的说法却有些关于惊人。
那位讲师也被易乐祥的言论所震惊,奥瑞特的胜利即便是战术研究室的研究员们也都推崇有加,甚至被作为经典案例来研究。可是这名新来的插班生竟然敢光明正大的说这场振奋国民精神的胜利只是一场军事上的赌博而已,委实大胆的有些过份。
“不允许你诋毁我们的英雄!”一名留着短发的女生满脸通红的站起身,
“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当时指挥作战的指挥官不过是一个第一次领兵的新兵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