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不太好,也不知道有没有不妥当的地方。)
且说姜尚、玉鼎真人与张桂芳约定,不觉时日已到,于是结伴往张桂芳府上来。
张桂芳将他二人接至演武场,考虑到皆是道门,就选了太极拳教授,即容易理解,亦适合身份。
大致将拳理叙过,姜尚和玉鼎真人不觉动容,又有几分怀疑,寻思:“名字叫的这样响,立意取得这样深,又是以静制动,以慢制快,大违常理,未知实际效果如何。”
张桂芳说完,就已来到场中,开始演练。
初始时,张桂芳动作缓慢,又无异像;姜尚和玉鼎真人只看得面面相觑,不知这样动作有何用处。
待到张桂芳练完一遍,又练第二遍时,起势就有大不同。无极桩站定,混元之意稍出,天地灵气登时一振。继而势化太极桩,灵气分阴阳,意动拳出,拳出法随。同样的动作,不同的效果。抬手间气机密布,振臂间鹤影乍现,拳出如锤击,掌落似刀锋。招尽式收,灵气平静,地上却留下一副太极图案。
姜尚只看得心驰神摇,十分向往;玉鼎真人却是心领神会,非常惊讶。姜尚道行有限,不识拳中真义;玉鼎真人则不然,寻思:“此非炼拳,实乃悟道,非是道术,胜是道术。”
随即,张桂芳开始分拆动作,讲解拳理,又强调桩功的意义及其必要性,不觉已是大半天过去。
姜尚、玉鼎真人一边听,一面边记,一面尝试,一面体会;就在全神贯注、津津有味时,忽有军士来报:禀元帅,杨戬、哪吒二位将军有事来寻姜丞相。
“请来!”张桂芳吩咐一声,又来转告姜尚;姜尚一看天色,叹道:“不觉天色已晚,险险误了大事。”
少时,杨戬、哪吒进来,把礼行过,说道:“禀师叔,6压老师心血来潮,算定闻太师已然察出原由,欲命两个门人去岐山抢夺箭书。又言箭书若失,吾等无生,请姜尚师叔须加防备,方保无虞。”
姜尚一惊,忙道:“即是如此,你二人到岐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