辇者还其故号。及大治亏空,王郎中以徇纵当送狱待讯。尚书赵公思救之,从容曰:“下狱太重;即如李主事,亦当下狱耶!”意以肃善李,必可宽也。肃骤见抵,因发怒曰:“皆奏交刑部!”而篁仙入狱。案未结,有夷变,又纵出之。既和,复囚之。改元,不得赦。及诛肃顺,大治肃党,大臣坐罪者相望,篁仙乃以为肃所陷,赦复官。盖在部五年,而在狱两年。
观李氏之事,亦颇见肃顺之铁面无私,不事阿徇。李本被指目为肃党者,乃反于大治肃党时邀赦而复官,斯亦可云趣事。
醒醉生(汪康年)《庄谐选录》卷三云:“湖南李篁仙(名榕)、严六皆(名咸,溆浦人)、黄瀚仙、邓弥之、邓保之及王某,为肃门湖南六子,肃败,六子尚在都城。已而李以铸钱事被捕治,余五人始惧,相率仓皇南旋。”所谓王某,即指运。如所云,“肃门湖南六子”中,其四为“湘中五子”之李王二邓四子焉。其言肃败王尚在都城,闻李被捕治,五人乃相率而去云云,实误。尤舛者,谓李篁仙名榕,李榕固另有其人也。李篁仙,名寿蓉,湖南长沙人,官至安徽道员;李申甫,名榕,四川剑州(今剑阁县)人,尝为曾国藩幕客,官至湖南布政使。二李虽同时之人,岂可混而为一乎?
运辛未(同治十年)三月至京,应会试后,曾存问肃顺家,颇恋恋有故人意。《年谱》中未载其事,《湘绮楼日记》则于此略有所记,七月事也。摘录如次:
六日……海岸来,翰仙继至,同车入城,至二龙坑劈柴胡同,见豫庭二儿:一曰征善,出继故郑王端华;二曰承善,年十八,甚英发。园亭荒芜,竹树犹茂,台倾池平,为之怅然。
八日……故郑王子征善来。余本约豫庭子承善来(字智甫,又云禹阶。其弟同善,字禹襄,独与母出居于外,盖豫庭二妾不和也),而以无衣冠不能至。旗人仍习气,讲排场,不能变也。谈久之,无策可振之。宗室禁严如此,亦定制之未善耶!
是月十五日,运即出京,盖临行之前,加以存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