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朝臣们响应者无几啊,梅先生、弟弟,你们如何看?”她毕竟还是对朝夕相处地儿子亲近一些,感情上她很难就此舍弃儿子公子市,因此内心中很是挣扎。
梅有暗道果然,非常佩服大王远见卓识,一攻守阐述道“小地来前曾得汉王明示,如今秦国王子争位已成定局,骨肉相残不可避免。而成功登位者事后铲除异己,大势杀戮,致使国力极度受损的事例比比皆是,因此维持秦国正统的朝臣们在选择取舍支持者地时候,肯定会首先考虑如何把损失降到最低。这种时候,仁义、宽宏大度的继承者将成为首选,而出身军旅、勇猛果决、心狠手辣的继承者则不被推崇了,小的正准备以此来打动说服相邦樗里疾和其他朝臣的。”他虽然没有一字提到公子稷,却句句都在为公子稷造势。
秦国一直以武立国,历代王子们从小就从军旅做起,选择国王继承者的标准也都是以勇武果断、胆略超人以及军中的影响来衡量的,公子稷是极个别的例外,以文出名,所以与武王竞争时不被看好,且能保持平安,皆因其无军旅经历,因而无害。
由于武王猝死,没有立下继承者,这种情形是非常少见,诸王子争位势必拼得你死我活的,正常情况下继位者都要铲除一些异己,像这种非正常情况下,尘埃落定后地报复还不定会惨烈到什么程度呢。相信朝臣中有此顾虑的一定不在少数,非正常下,王位继承者自应有非正常的选择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