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因时、因物制宜耕作,利用物理因素养地;四是大力兴修农田水利,改善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要变水害为水利,治水又治田,有水之处,皆要兴修水利,干旱之地多修建引水灌渠灌溉农田,山丘多之地多兴建陂渠结合灌溉工程,低洼地区修筑圩田、基围外挡洪水,内捍农田,沿海地区修筑海塘、堰闸等拒咸蓄淡工程,防御海水入侵,蓄积淡水灌溉等,并责成工部与农部共同作出一个覆盖全国的农田水利规划,采取朝廷、郡县出钱、农户出工的兴修水利的办法,掀起一个兴修水利的高潮;五是不断创新改进农具,因地制宜形式多样。进一步推广铁犁桦、铁锄、连枷、石磨等,创制耦犁、髅车、耱、辘驴、翻车、碓(踏碓、畜力碓和水碓)、风扇车、人字耙、耙、陆轴、水碾、曲辕犁、筒车、立井水车、踏犁、郦刀、铁搭、秧马、耘柚、耧锄、砘车、推镰、高转筒车、水击面罗、水轮三事等。汉王责成发明创造学宫、工部、农部负责新农具的研发、制造、推广,并交待发明创造学宫的农学士们回都城后到王城求取不分心农具的图纸;六是重视选育和繁殖良种,逐步形成丰富的品种资源。成立国家农业良种培育基地,由诸子学宫、发明创造学宫的农学家、农学士组成,各郡也要使实际情况,进行研发适合本地的良种。
在园艺、植桑和农林业生产中研究开发采用杆插、分根、压条、嫁接等无性繁殖技术,利用芽变进行嫁接育成新品种的方法,在畜牧业中广泛实行有性杂交育种;七是采用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方法,研发推广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天然药物防治、人工捕捉等综合措施。推广深耕灭虫、适时播种、轮作防病、选抗虫良种、用莽草(毒八角)、嘉草(襄荷)、牡菊(野菊)
等熏洒治虫的方法。
八是因地制宜农林牧渔结合发展。提倡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形成良性的种植业提供饲料,畜牧业提供畜粪,还田培肥地力的发展模式。
在巡视过程中,还对几个发展农业不利的县令进行了免职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