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刨除运费等费用,已经与汉国境内的价格持平,而且粮食不再作为禁销物品,顺畅地进入以上几地流通。
而且以上几地的各毛纺皮毛加工作坊也对牧民们优惠销售过去只有贵族们才能买得起的由牛羊毛编织而成越冬圆包帐,确保价格让牧民们都能承受得了。
商业、加工业的降价行为,让几地的牧民们切实感受到富裕生活的来临,生产、生活各方面顿时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就连留在几地的原贵族们也身受其惠,欣悦臣服。
当然这种降价只限于宇文三部、拓跋部、慕容部境内,以上各部落皆应商人的要求严禁牧民私自将商品底价转卖给邻近的部落,而其它部落的商品价格仍然居高不下,从而造成了东胡各部落间生产、生活质量的巨大差别,极大地刺激了其它部落的广大牧民们,愤懑的情绪在积蓄。
各地的文化传播使者们及时出面引导了这种愤懑情绪宣泄的方向。
“圣王愿意使他的每一位族人都能享受到优越的生活、先进的文化,可就是有人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华夏一族,刻意地阻碍华夏族兄弟们的友好交往,自然使大家不能最大限度地享受圣王的恩泽。”
“圣王派军队拯救了华夏兄弟,狠狠地打击了匈奴族的侵略,不侵万民之一物,实乃千古未闻仁义之师也,可偏偏有人敌视圣王之军,使圣王惠泽难以遍及大草原。”
“圣王之王后华王后、拓跋大人拓跋雄乃草原上的大英雄也,受圣王熏染,忧心草原的未来,善意倡议召开部落大人会议,共商草原大计,共谋预防异族入侵之大策,却偏偏有人不愿意大草原出现和平、安乐,拒不赴会,置草原万民之福祉于个人的私欲下,使圣王安乐万民的宏愿难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