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油生产出来以后,还得经过精炼工艺流程,过滤、水化(脱胶)、碱炼(脱酸)、脱色、脱臭等,最后才是可以使用的成品油。这一步研制的时间最长,经过无数次试验,凌云志提出的高温水化生产工艺获得成功,即将毛油加热到80℃左右,再加入90℃左右2—3%的热水搅拌水化,后静置沉淀24小时,分出油脚。水化后的净油再加热至00—20℃,真空脱水,即为成品油。
桂月十五,那时还未有中秋佳节之民俗,鄂云婉从外寻觅野生茶园而回,自此十二女全部聚齐,凌云志喜出望外,加上成品菽油刚好生产出来,于是他亲下后宫大厨房,诸女好奇地纷纷跟到后宫大厨房打下手。
凌云志很平常的烹炒技术看在后宫大厨房庖子们眼里,却疑为神庖下凡,煤火高燃,炒勺翻腾,香气四溢,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炒菜落在只会蒸煮的庖子们眼里,惊喜万分,连呼奇技!
当时烹调技术已有蒸煮、爆烤、煎熬等种,主要食品除粥饭外,菜肴有肉类、蔬菜以及菜羹、肉羹等,羹比较普遍。何曾见过这般精致、花样繁多的制作工艺,个个睁大了眼睛,不肯漏过任何一个细节。
那时蔬菜已有芹菜、韭菜等,花椒、山葱等调味的原料也已有了。
凌云志事前将花椒精心加工成粉,将鲜花椒集中晾晒半天到一天,然后放在铁锅帘上烘烤,花椒烘干后,放入炒锅中,用文火炒制,一边炒一边不停地翻搅,然后用小石磨碾碎成粉。这一切都是他指导庖子们完成的。
直到此刻庖子们才知道这费尽功夫制作出来了粉末是做什么用的,原来是调味品,花椒粉融入肉菜中所挥发出的芳香,让庖子们油然神往,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