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的时间长一些。二策命密营严密监视秦军的调动动向,不妨透漏给楚军一些,让秦军推进的速度慢一些。三策约定赵国与我军同时攻齐,以解魏国之围。能够削弱强大近邻的实力,臣想赵国一定会动心的。我军以侵占土地城池为目的,速战速决,适可而止,等齐国军队反应过来,大局已定,想要回那些城池土地,可以,谈判就是了。
如此做有三个好处,一是能够在中原树立起我国负责任、重盟约,讲信誉的良好形象;二是能消耗所有参战国家的实力,让齐、楚、魏、韩、秦五国谁也别在这场战争里得到便宜;三是我国能以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大的利益,而且还名正言顺。”说完,目光炯炯地望着主公,等待他的决策。
宫殿里一片寂静,君臣都在心里衡量着江子奇所献计策的利弊,他的计策不可谓不大胆而出人意料,等于将七雄都扯进了这场大战之中。成功了,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只是一下子将其他六国都算计其中,一旦败露后果也是极其严重的,并且想一下子消耗六国的实力,而且还不能使哪一方单独得到好处,这其中的变数太多,很难把握得那么准确。
良久,站于臣班尾部的窦章忽然出班对凌云志一礼,脸色阴沉,沉声道“臣赞成军师之策,摸清秦军动向,透漏给楚军,密营一定准确无误地完成。请主公决断!”
第二个出班赞成的是苏秦,“臣认为军师之策乃万全之策,作为秦、魏的盟国,我国派使出访魏、韩两国,表明我国支持的立场,以及派军进攻齐国,以解魏、韩之围,乃再正常不过的正义之举了。至于拖延战事、消耗他国实力,全赖于秦军的进军速度,只要密营不暴露,无影无迹之事何惧他人能知晓。
臣请命前往魏、韩两国,目标既定,谋略运用存乎一心,臣有信心完成任务。”
随后秦开、无匣、白起、甘宓等军方实力派将军纷纷发言,赞成军师之策。
总监察御史韦啸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认为领地、燕地目前还不具备介入中原事务的实力,当前阶段应该韬光养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