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故礼者,养也。使其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智愚,能不能皆有称者。所以人不可无等。以凌公之智,此问必有深意,可得一闻乎?”
凌云志微微一笑,说道:“领地之民的等级较中原各国均有不同,既没有宗法制的血缘贵族,也没有家族内的奴隶,有的只是官,士、农、工、商及各业之民,比较简单,一目了然,而且除了官以外,各民均没有一个明显的等级划分。一旦向外拓展,无论是进入边塞之地,还是中原各国,势必要面对复杂的同样正处混乱不明朗之时的等级制度,领地制度如何与拓展地接轨,这就是我现在最为关心的问题,其意义之重大,相信你们也能了解。”
荀子有些兴奋地问道:“莫非凌公准备建立一种全新的等级制?”
凌云志肯定地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等级制不确定下来,就无法制定健全的律令,也无法形成一套合理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经济标准。实则诸子对如何扬弃旧制、设计新制,已经处士横议、百家异说,其长短不一,难担总纲。先生学究天人,博学多闻,在下想委托先生采众家之长,根据领地和中原各地的实际,设计出一套积极的、昂扬着进取精神的思想体系,为未来统一的天下的律令的制定、经济生活、经济行为的规范,提供合理的依据。在下大一统之路准备遵循定法度、明礼制、兴百技、兴生产、重军功、重开拓、重农工商,行王霸之道,一定一明二兴三重一行的方针,先生可参考此进行设计,领地的建设发展多少已经体现出了一些方针的影子,先生不妨多走走看看,定会有所感悟和收获。”凌云志说罢,期待地望向荀况,看他如何反应。
荀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尤其是其所倡导的“礼制”思想,追求儒学的经世致用更是“荀学”之价值所在。为后世历朝历代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的制定影响十分深远。只是此时的荀子还远没有形成属于他自己的思想体系,凌云志此举在于加快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