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的同样正处混乱不明朗之时的等级制度,领地制度如何与拓展地接轨,这就是我现在最为关心的问题,其意义之重大,相信你们也能了解。”
荀子有些兴奋地问道:“莫非凌公准备建立一种全新的等级制?”
凌云志肯定地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等级制不确定下来,就无法制定健全的律令,也无法形成一套合理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经济标准。实则诸子对如何扬弃旧制、设计新制,已经处士横议、百家异说,其长短不一,难担总纲。先生学究天人,博学多闻,在下想委托先生采众家之长,根据领地和中原各地的实际,设计出一套积极的、昂扬着进取精神的思想体系,为未来统一的天下的律令的制定、经济生活、经济行为的规范,提供合理的依据。在下大一统之路准备遵循定法度、明礼制、兴百技、兴生产、重军功、重开拓、重农工商,行王霸之道,一定一明二兴三重一行的方针,先生可参考此进行设计,领地的建设发展多少已经体现出了一些方针的影子,先生不妨多走走看看,定会有所感悟和收获。”凌云志说罢,期待地望向荀况,看他如何反应。
荀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尤其是其所倡导的“礼制”思想,追求儒学的经世致用更是“荀学”之价值所在。为后世历朝历代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的制定影响十分深远。只是此时的荀子还远没有形成属于他自己的思想体系,凌云志此举在于加快催生和影响荀学思想体系的尽快形成,为自己大一统提供礼、法两大支撑体系创造条件,提供理论指导。
荀子现在已经可以用激动来形容,诸子百家学说无不想实践于当世,可惜各国重视者无几,尤其是儒学,更是不为当权者所重,更不用说实践了,如今凌云志所言,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他想用儒学来引导政权建设、规划各业各民秩序,千载难逢的良机啊。
他仔细咀嚼着凌云志的每一个字,随即陷进深深的沉思之中。凌云志的话语犹如一盏指路的明灯,为他混沌的思维照亮了一个方向。
良久,荀子钦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