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领地学风自由而浓厚,在下成立了诸子学宫,希望能通过宽松的学风氛围,吸引天下的学子百家,共同研究出一条适合万民发展的道路,为后世的发展创建一套指导之道。先生是否有兴趣来领导这个学宫?”
战国时期,人们由于没有儒家道德观念的束缚,因而在思想上也比秦以后朝代的人们要开放、自由得多。这种开放与自由,表现出对自己行为的随意性和对他人行为的不追究性。崇尚“大国之事,在祀与戎”的价值观,“大吃小”、“强吃弱”被视为是国与国竞争的游戏规则,大国可以随意地将小国吞并掉,而不会遭到人们的谴责。而且人们的正统观念和意识较弱,即使出现了诸如共伯和取代周厉王、曲沃武公取代晋侯缗而为晋侯、田常杀其君简公而为齐候、韩赵魏三家分晋等等,也不会遭到国人的谴责。言论更是比较自由,可以畅所欲言。
所以诸子百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理论来创立一套秩序,成为万世遵循的道,开创三皇五代的伟业。研究万民发展之道,圣人所为也,诸子百家奋斗的目标就是圣人之道。
欧阳丁、文寇、向古易看着荀子的眼光都不一样了,荀子微微一笑,说道:“此乃我所愿也,乐而从命。”
凌云志大喜,忙说道:“太好了,那就请先生就任诸子学宫宫主。诸子学宫不受各府管理,有议政的权利。”如此一来,诸子学宫的地位就非常超然了。
拉票……
欧阳丁、文寇、向古易起身向荀子道了喜,荀子神色平静,微微一笑,起身对凌云志一礼,说道:“谢主公为我等学士提供一个论学的场所,学风一起,天下诸子百家汇集,我等论道,主公善用,国富民强,所向无敌,必开前所未有大一统之天下,万世之伟业。”
凌云志谦虚地站起身来对荀子一礼,说道:“但有所成,皆诸人之力也,众志成城,才可有番作为。”
几人重新坐下,凌云志将横亘心中多日的问题问了出来,“前人云: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