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的考究,那么的珍贵,其价值已非金帛所能衡量。心中惶然,忙推辞道:“在下岂敢夺人所爱,此琴价值不菲还在其次,最珍贵之处在于完美的结合使其音色妙绝天下。还请宁大家收回。”
同时他心里还有一丝疑惑,据史记载,琴的形制大约是在汉魏时期才基本固定下来的,‘妙音’琴的形制何以如此完备,难道是历史考证难以考究春秋战国之前的历史所造成的?
鄂云乃识货之人,看出了‘妙音’的珍奇,闻宁吟要将此琴送于凌云志,眼中闪过羡慕之色,再闻凌云志婉拒,心中忽生敬佩之心,不以物喜,情操高洁,难得,难得。
宁吟嗔怪道:“难道先生不屑于接受奴家的赠送?”
美人恩赠,而且赠意甚坚,岂能负了佳人的一番心意,凌云志儒雅一礼,洒脱笑道:“既如此,在下愧领。”
宁吟转嗔为笑,美目飘向鄂云,柔声笑道:“鄂老板,你手中之箫乃珍稀紫竹所制,也是家传之物,与‘妙音’同期所制,微薄之物不成敬意,还请收纳。”
鄂云颇为豪爽,也不客气,朗声笑道:“呵呵,既然是宁大家所赠,在下求之不得。”与宁吟相视一笑,意颇相知。
绵绵细雨终于下完,看的冷辑眼睛都酸了,同时也为主人暗暗担忧,主人追求宁吟之意已露,而那鄂云与宁吟眉来眼去,显得很是知己,主人显然已经落了后脚,想从同样俊美非凡的鄂云手中夺取宁吟之心,恐怕要大费周折了。
琴箫合奏以后,宁吟就再未露面,凌云志几次上门求见,均被告知宁吟已往他处,不知何时能回,弄得他一腔热情难以倾述,心绪难宁。
鄂云倒是频频来约,不是去饮酒相谈,就是游湖赏景,其情殷殷,凌云志自然不好回绝,几次交往之后,彼此惺惺相惜,两人同样的胸中所学颇丰,思维成熟,言语睿智而风趣,丰神俊美,风度翩翩,让人心折,谈天说地,相谈甚欢,彼此引为知己,两人倒成了莫逆之交。
鄂云万般皆好,就是害怕小虫子、蛇、鼠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