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暗笑,如此机密之事公子职竟然宣之于口,看来这阵子在府中一定把他憋坏了,否则以他的城府决不会轻易说出的。一时欣喜云云,当然是说说而已,此人之机谋当真可怕。
“看到公子无恙,属下就放心了。属下过几日就返回领地,属下一切都准备稳妥,公子随后按计划进行就可,有了这个替身,相信更加万无一失了。”凌云志笑道。
“怎么这次你不是来接本公子的?”公子职有些慌乱地说道,他现在将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了凌云志的身上,自然是希望能越早离开越好。
“公子勿急,属下这次来一是看看朝廷形势的发展,二是为公子潜逃做最后的准备。公子万不可与属下一起离开,留下可觅的踪迹。公子可于属下离开之后的第五日前往香苓阁,到时窦老板自然会安排公子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这里,前往属下领地。”凌云志劝解道。
“也好,那就按先生的安排进行。”公子职忽然好像想到了什么,非常痛快地同意了凌云志的安排。
两日后,淳于髠、郁林如期而至,凌云志欣喜异常,恭谨地前往城门迎接,让两位老师在随行的各位大师面前很有面子。
回到大宅,淳于髠、郁林等见到了荀况,喜出望外,忙询问脱困情由。荀况畅言皆凌云志之功。淳于髠、郁林赞许点头,各位大师纷纷夸赞凌云志尊师仁义。
两位恩师随后给凌云志介绍了随行的各位大师,计有法家学士魏国人施英、阴阳学士齐国人邹衍、道家学士齐国人尹文、道家学士赵国人环渊。
凌云志大为高兴,安排宴席给各位学士接风,在宴席上凌云志谈起了领地内儒、墨大兴之事以及南宫吟筹划编撰统一文字的创世之举,引得各位学士兴趣大起,纷纷动了东北一游的念头。凌云志忙在一边推波助澜,最后促成了此事。
之子非常讲信用,而且办事效率极高,在淳于髠、郁林等学士到达的当天,燕国朝廷拨付六万套武器装备的文书就传到了凌云志的手中,取付的地方也非常接近领地,为距离武城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