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前315年,丙午,燕王哙六年。
立春,天气逐渐变暖,雪水融融。
山戎族终于派出了谈判使团,入城之日吸引了大量市民围观,山戎人的高大威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凌云志派人将谈判使团接到凌云谷,并亲自到谷门口迎接,当晚设宴款待山戎客人。
山戎族对这次谈判非常重视,林格族长和大长老麻山亲自前来。
谈判进行得非常顺利,整个山戎族向凌云志效忠,服从领地内各机构的管理,山戎族迁出山区,享受授田免税的权力,相对应地也要无条件地参加军训,由内府负责教授农耕技术,以劳务换取一切生产生活所需,林格族长就任内府民族总管,麻山大长老则就任交梨县下设机构官职,山戎族人与移民混居,不单独设立山戎乡、里、聚。
为确保山戎族不受歧视,民族平等措施很快出台,措施规定各族地位平等,严禁鼓吹民族优等、独立、煽动民族对立,严惩民族分子;鼓励各民族通婚,凡通婚者,可以免费得到住房,所生子女优先得到免费教育;各族民众发生纠纷由各级机构裁决;选拔人才不分种族,只论才能;从山戎族中挑选一百名适龄儿童进入凌云乡学等。
大地一片嫩绿,十多万山戎人终于走出了山林,内府紧急动员,全力以赴进行安置,至此山戎人遍布大小凌河、于微闾山脉东西两侧。
垦荒和春耕翻地同时火热地展开,于微闾山脉以南的徙河城、燕山南的武城、伊城的城市建设同时动工,三座城市都是从修建城墙开始的,由于山戎族的出山提供了大量的人力,使工程进展的非常快。
经过几个月的军训,一批在训练中表现突出的年轻武者迅速成长,经过考核,凌云志兑现了不论出身,唯才是用的诺言,任命了各级军官,凌诸、凌卫,以及在训练中表现优异的年轻武者雷贺、倪汤、卓蔺、屠蒙等都担任了大队长。
由于山戎人进入平原后,其青壮可达四万余人,为充分发挥这四万人身材魁梧高大的优势,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