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7年1月中旬,奥地利皇帝夫妻结束了上意大利之行,返回维也纳。
皇帝伉俪的意大利之行可以得出两条结论。
首先是茜茜可以在政治上发挥某种影响,如果说在国内这种影响还不能明显的显示出来,在意大利,则是普通民众都能体会得到,皇后对于皇帝的影响、对奥地利政治路线的影响;如果说因为皇后还年轻,尚不能发挥很大作用的话,那么她的风姿也足以打动和吸引人;事实证明,任何人对她的魅力都不能无动于衷;皇后不必借助他人的威望,便能够得到群众的爱戴和热情的欢呼;伊丽莎白首次体会到身为奥地利皇后的优越性,以及首次有了身为皇后的觉悟——在此之前,伊丽莎白只觉得身为皇后可以利用有限的权利得到常人需要花费很大精力和金钱才能到的东西。
其次,皇帝在意大利期间显示了一定的灵活性。。他现在比较善于见机行事,并能迅速做出抉择。他有纠正过去的政治失误甚至是严重错误的诚意。这也是茜茜日常的潜移默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弗兰茨本身并不愚笨,不然索菲太后也不会决定让这个儿子来继承皇位,他接受的教育虽然保守,但是是系统的教育,为人质朴,是他的天性优点,再加上他做出的决策确实对国内气氛有所改观,这更使得他的决策方针逐渐倾向于伊丽莎白灌输给他的民主方向。
皇帝伉俪被视为和蔼的象征。在意大利期间,意大利出现了自由的气氛,其影响超越了之前几十年的铁腕军事统治的影响力;人们为这位和善的君主所倾倒,更爱戴娇美的皇后。弗兰茨学会了如何宽厚待人,虽然有时候也觉得被迫……伊丽莎白则看到了充满仇恨的脸,感受到了意大利人复仇的yu望。
弗兰茨在维也纳常常是严肃的、不苟言笑的,离开维也纳,却显得和善许多,态度也趋向温和。伊丽莎白一直很纳闷弗兰茨的态度转变。很显然这是被迫的双重性格:在维也纳,他是最高权威的君主;离开维也纳,才更袒露自己的本性。伊丽莎白很是喜欢本来面目的弗兰茨,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