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茜茜,未必就愿意嫁给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了。
当时茜茜15岁半,之前曾经爱恋过父亲属下的一位年轻贵族青年,后来这位青年得病死了,时间大概是在1853年6、7月间,然后才有卢德薇卡夫人应邀参加弗兰茨·约瑟夫生日舞会。带这个小女儿去伊舍尔的主要目的,应该是让茜茜和弗兰茨的弟弟卡尔·路德维希多亲近亲近。茜茜在5年前的1848年,奥地利皇帝一家逃难时期,跟卡尔·路德维希建立了良好的书信往来关系,卡尔还送给茜茜一枚戒指,这个重要道具也出现在电影《茜茜公主》中。
海兰妮是索菲太后内定的预选新娘,这个选择弗兰茨是没有可能提出异议的。当时奥地利面临的政治局面,选择一位巴伐利亚公主或者一位萨克森公主是最佳选择。最后选择的是巴伐利亚娘家的外甥女,不仅仅是因为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有跟巴伐利亚维斯特巴赫家族联姻的习惯,还因为卢德薇卡对这位能干的姐姐比较敬畏,索菲也对妹妹的家教比较放心。选择海兰妮,也还有年龄相仿的考量。1853年,弗兰茨23岁,海兰妮18岁,茜茜15岁。
而弗兰茨,之所以会选择茜茜而不是更漂亮更娴雅更懂事的奈奈,除了确实有点loli控之外,能够小小的反抗一下母亲索菲太后,大概也是一定的原因。索菲的个性十分强势,丈夫和儿子们都对其言听计从。弗兰茨当时已经成年,索菲仍然会跟他商讨国事,以及私生活。
索菲在弗兰茨婚后,也按照对儿子们的要求来要求茜茜,想左右茜茜的一言一行,这对茜茜来说是不能容忍的。尤其是茜茜有了孩子之后,索菲把茜茜的孩子从母亲身边带走,这就加深了婆媳之间的矛盾,导致茜茜一心逃离维也纳的窒息氛围。
茜茜的父亲马克思公爵,是一个具有民主思想的贵族。他的个性洒脱,对儿女们的影响很大。并不像电影中表现的那样夫妻和睦,马克思公爵在慕尼黑有情妇,因为身份悬殊不能结婚;有几个私生子,其中两个私生女儿尤其得到他的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