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
马凤图(1886—1973),字健翊,是通备拳艺的继承者和开拓者,凤图先生曾任甘肃、青海两省国术副馆长,建国后任甘肃省武协主席等职。他对当时流传于我国北方的劈挂,八极、翻子、戳脚、形意、螳螂等拳种都有精深的研究,他在为官之后,遍访各派种师,取诸家之长冶于一炉,丰富了通备拳艺的技法。在通备拳艺的发展史上贡献最大者莫过于风图先生了。
马英图(1989—1956)字健勋,建国前任中央国术馆武术科长,其素以心狠手毒著称,人称“马狠子”,他与其胞兄风图都是劈挂拳一代宗师。继马氏二杰之后又有子颖达、贤达、令达、明达和徒弟王桂林、沙子香、王天鹏、罗文源、马承智等继承了劈挂拳之精粹。这一支劈挂拳经马凤图、马英图传播后在甘肃及西北诸省流传最广。
2、南皮一支传自清朝南皮县庞柳庄人郭大发。郭早年作过镖师,因武功精绝,后被诏人皇室,任紫禁城护卫官。晚年以教武为生,传艺于子郭长荣与其孙郭秀亭。还传教于临村昝庄赵氏,赵氏自传三代至赵世奎。赵世奎在民国初年又把劈挂拳传给了郭长生。郭长生(1896—1967)字恩普,人称“郭燕子”,民国初期曾任曹锟护卫,因不满官场贪吏,而愤然回乡,中国术馆成立后,任苗刀及武术教官。抗战期间订居家乡,致力于武学研究。先生一生授徒较多,其中主要弟子有曹砚海、郭健伟、高玉清、牛僧华及子瑞林、瑞祥。郭瑞祥的入室弟子王志海王华锋郭桂然郭铁良郭贵德王琳峰孙满长马俊祥(第七代)等继承了劈挂拳之精粹,这一支劈挂拳在河北一带流传较广。新中国成立后,劈挂拳受到国家的极大重视,劈挂拳也被列为全国武术比赛的竞赛项目之一,参加全国性竞技的劈挂拳选手也日益增加。各地劈挂拳专家经过多年的努力,使劈挂拳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1995—1997年,国家体委还组织郭瑞祥等部分专家整理创编了劈挂拳规定套路,这无论是在技击的角度还是健身,竞技的角度来讲,无疑是进步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