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林峰几次考试的视频被调了出来,投放在了大屏幕上。
在场在座的诸位认真的观看了起来。
……
一个半小时后,观看暂停,领导和专家在早就准备好的酒店用过餐后便去休息了。
下午,两点,会议室上午还没有看完的视频再次被投放再了大屏幕上。
下午领导和专家很充裕,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劲头也很十足。
在按照正常的速度看过一遍视频后,又通过快进反复的看了十几次,每一次都看的他们一个个心惊肉跳的。这……这真的是一个高考能够培养出来的人?拥有这样考试水平的人竟然在考试之前默默无闻?这样的,真是个人?考试机器的效率也没他高啊,而且那字写得绝对不比在场的人差啊!
在心惊肉跳之余,领导和专家也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研究人家作弊,可是作弊的行为在那呢?所有人只能盯着屏幕上林峰那张专心的脸,不知道在想什么。
没办法,林峰在考场上的表现除了效率太高以外,其他方面都是中规中矩,完全符合考试规定的。虽然这个效率太过诡异了,就说那英语,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他的母语呢,效率太高了,然而你总不能因为人家效率高交卷早就判定人作弊吧?可是一大群领导专家来了,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说就撤离了也挺没面子的。
与会的领导和专家都不说话,都看着屏幕做着思索状。
思索了半天,终于有人打破了平静的僵持,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个林峰肯定事先就得到了高考的答案,这是可以肯定的,只不过他用的什么方法带进去的就需要调查了。”
“或许他把所有的卷子和答案都背了下来,在高考是边背边写的。”有了基调就可以发言了,有人说道。
这样一来,似乎所有的疑点就都能解释通了,直接背下来在脑子里存着这种作弊方法是仪器和监考老师发现不了的。
然而,另一个专家的话却一下将大多数人的判定给推翻了,他说:“我调查过林峰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