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都市言情 > 纵横文坛艺界 > 第七章 跟帖

第七章 跟帖(2 / 4)

宿建德江的时间、地点。接着,更具体地描写泊舟烟渚上所见的江天景色。先写远景,再写近景,层次分明。“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是很精彩的景句。因为原野空旷,视野广阔,以致造成远天低于近树的错觉,因为江水清澈,月影浮荡在江中,人在船上,江月仿佛和人更接近了。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景致,诗人只以十个字,便细致、逼真地描绘出来了。没有锐敏的观察力和白描传神的表现力,就不可能把由于野旷和江清而引起的天与树、月与人的关系变化,描绘得那么准确、生动。”

“从借景抒情的角度看,诗人不只是一般地融情于景,而是把所要抒写的思乡之情,有层次地、逐层深入地通过景物揭示出来。旅客遇到秋天,最容易触动愁思,这是第一层;这第一层诗人没有正面表现,而是从“野旷”、“江清”中透露的。在暮色苍茫中泊舟江渚,因为日暮而引出新愁,这是第二层。野旷造成天远的感觉,使旅人感到乡关万里,归程辽远;又因为野旷,万籁俱寂,更使行客觉得旅途孤寂凄凉,这是第三层。由于江水清澈,益觉明月近人,见明月而倍加思念故乡,这是第四层。诗人由远及近地描写景色,却把自己的羁旅愁情由淡而浓、由浅入深地传达出来。从章法结构来看,绝句要写得好,必须在结句收束得住,创造出完整的意境,不能使人读后感到有始无终,所以一般人写绝句都是采用一起二承三转四合的章法,把转折点放在第三句。但这一首章法很特别,它以三、四两句作对结束,却把转折放在第二句末三字。诗人巧妙地借“客愁新”三字点出了题旨,犹如画龙点睛般点出了诗眼,三四句只是以景烘衬这三个字。这样,到了对结的三、四句,诗的旨意都表达清楚、完整了。”

“作者高超的艺术构造。用词,用心真为我辈楷模,望有交流之时,周则光不甚荣幸。”

这是神州帝国一代大家周则光老先生的点评,不,是剖析。周则光华夏诗坛的镇坛之宝,不解释。

......

看了一些的点评,

最新小说: 我只想守寡,世子夜夜逞欢 以超级赛亚人对抗群仙众魔 美艳学姐竟是我的青梅竹马 穿书六零末,小寡妇有亿点点物资 我在沙俄当文豪,开局穷人 星穹铁道:我普及精灵宝可梦 重生八零:陶老太弃子宠女成首富 重回1980,我考上了哈工大 西游:我写书,召唤亿万神魔! 三生一世万里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