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宇当然不是突发奇想冒出这个念头的。79阅
事实上,为了这场见面,他准备的东西远比徐家晖想象中多得多。
自从前天徐晓给他打电话,他就详细找人查了下春晖电的资料,也包括徐家晖这个人的详细履历。
看人做决定,这也是投资人的习惯之一了。
说起来,从富春辉生产副总经理位置上辞职创业的徐家晖,眼光还是有的,能看得见未来mp3市场大爆发的势头,也有人脉和资源能撑得起一家新创牌。
可这个人的风评他也仔细打听了。除了脾气火爆外为人很不错,他性着实有点偏激,或者说过较真追求完美主义。
这是一个不算缺点的缺点——做产追求致化的是好的,但玩战略,很容易陷入牛角尖。
春晖电搞了那么久,最终上线的mp3虽然质量不差,但时间上拖得久,完全错过市场了。
不过,说到生产管理,星电这边还真缺这么一个人才!
如今星电两家工厂,工人也不少了,刘明胜渐渐脱离了那边的职务,主要由张奎和原来明德一厂的马东升负责。
老实说,他俩水平也还可以,但缺乏那种大局观,以及统筹管理能力。
尤其星肯定还要扩张,总部建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继续招工,他计划初步要把工人数再翻一倍,控制在300名左右,这样以来生产管理将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如果把徐家晖挖过来……这个或许有点难,不过星电正是高速成长期,也许可以考虑直接把规模不大的春晖电并购过来!
为了这个,他专程又让刘明胜去了春晖电的生产车间去转了转,还托熟人找到那边的技工打听情况。
得到的情况确实不妙,大量的库存让整个工厂的氛围不大好。
不过刘明胜回来后也坦言,那边大概五六十人的车间,管理水平和装配工艺,确实远在当年夏宇接手前星老厂之上,甚至比几次培训整顿后的星新厂还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