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生命力急剧下降,立即处于生死边缘。而“求存”恰恰相反,让你不自觉地适应环境,尤其可以消去人在陌生恶劣环境中的焦躁和绝望等负面情绪,最大限度的减低消耗,敏锐感觉。
所以“求生”只适合那种想要立即离开,并且有办法立即离开所在环境的人,“求存”才真正适合怀着各种目的,要在所在环境中进行各种事项处理的人。
就像现在的自己。
与一般人的认知不同,丛林中最令人烦恼的,不是凶猛的野兽,也不是阴毒的虫蛇,而是那些横七竖八,挡住所有去路的荆棘,如果强行从这些荆棘中穿越,身上的衣服再结实,走不出几里路,就会被挂成一堆布条。
荆棘上弥补的尖刺扎到皮肤上,夹上抽摆起来像鞭子一样火辣的藤条,疼、痒、麻、辣……那种感觉如果没有亲身经历,是绝对无法像出来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将方子星和此刻同样处于这片丛林中的在“富武穷文”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学员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双方的重大区别。
其他人必须挥舞着自制的粗糙武器,不断劈砍着荆棘向前挺进,也有冒失的直接虚耗内力放大招来开路。
用这种方法,他们五个小时才走出七公里,大多数人就已经累得双臂发酸,至于那些冒失放大招的,在一轮悲催的冲刺后,挥舞着对他们来说,变得太过于沉重的自制武器,用力劈砍那一些柔韧又带着毛刺的荆棘变得更加事倍功半,是以行进得更加缓慢。
他们中行进得最远的,也只行进了十多公里。
再看方子星,他的身体的各个部位好像都长了眼睛,可以很灵巧的自动闭开弹出来的枝叶,竟然慢慢的在从中奔跑了起来,看样子要不是为了节省体力,他就算发力疾驰,也可以灵敏的躲闪荆棘枝叶,宛如林中小鹿,丛中脱兔,一转眼就是几十米,五个小时下来,七十公里都过去了。
眼看着手表已经指向了中午十二点钟,大多数人都饿得两腿发软,方子星也停止行进,原地休息准备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