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摇摆摆,但实际上是形醉意不醉,是由严格的武术手法、步法、身法等组成的套路。醉拳由于其内容多跌扑滚翻动作,故又被认为是“地趟拳”的一种。
那些武者自然也认出来了,但是他们并不认为是真的遇到了高手。
因为醉拳不但内涵极为丰富,仅醉拳套路就有“太白醉酒”、“武松醉跌”(即玉环醉步,鸳鸯脚)、“鲁智深醉打山门”、“醉八仙”等,虽然都离不开醉形醉态的特点,但确实是根据其不同名称而组成不同形象、不同内容的套路。
而且醉拳要求达到神传意发,手捷眼快,步碎灵活,刚柔相济,动迅静定,形神兼备,在外形上东倒西歪,醉形逼真,但要求做到拳谚所说的“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在跌撞,摇摆等动作中,处处暗含着闪、展、腾、挪、虚守实发、逢击而避、乘隙而入、指东打西等武术的技击要点。
因此,醉拳对腰腿的柔韧性、关节的灵活性、内脏的功能以及意志品质等方面要求都较高,真正得其精髓的人很少,往往只是因为其独特的观赏价值、健身价值和实用价值,倍受习武者特别是青少年的青睐,才引得多人修习,皆是只得其形,不得其神。
就拿身形来说,虽然都是前仰后合,左歪右斜,跌跌撞撞,踉踉跄跄,但实际上那只是表象,醉拳也需要敦厚的桩功,有“上盘百枝摇,中盘如铜鼓,下盘似生根”的说法。
而此时,赵雪永的端杯拳虽然做的像模像样,但是看其脚下虚浮无根,似乎桩功浅薄,一众人也就不在乎了。
这样的赵雪永胆子却简直包天,他一个人,不但不防御,还向对方六个人扑过去。
不过,让众人失望的是,他虽然胆大,可是手下功夫却是不济,一鳞甲武士脚下一震,似乎就震散了他的根劲,让他在扑到半路的时候,就像不知让什么绊了一下,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那四个兽皮武者与另一个鳞甲武士一见,当即大喜,眼色使动,两个兽皮武者飞身扑上,如鹰扑食。
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