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遇。
从天文学的角度来说,五星连珠的发生就很容易解释了。水星公转一周大约需要88天,金星需225天,火星687天,木星4333天,土星10760天,只要求出这几个数字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发生一次五星连珠所需天数。
这个数字是一个真正的天文数字,所幸古人五星连珠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五大行星的经度差不超过30度,甚至45度都算是五星连珠。
在这样的条件下,发生五星连珠现象就容易得多了。
而“七星连珠”,30年一遇。
根据计算结果,选出了近300年间7个以上行星的“行星连珠”,把在扇形区域内角度小于13度的列入“行星连珠”,这种天象共有10多次。
上一次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天王星、冥王星的“七星连珠”发生在1965年3月6日9时。这样的“行星连珠”为30年一遇,就人的一生来说是少见的,但从时间的大尺度来看是频繁发生的,并不罕见。
从公元前3000年开始,截止目前还没有发生严格意义上的九星连珠。
裘叔推断的“九星连珠”,预计在2149年12月6日发生。
袁外特意花了大价钱,请天文学家验证过。
根据资料。在公元前3001年到公元3000年,这6000年间情况,科学家告诉他,在5度角以下的“六星连珠”发生49次,“七星连珠”3次,“八星连珠”以上的情况没有或不会发生。如果扩大到10度,“六星连珠”有709次,“七星连珠”有52次,“八星连珠”有3次。要认定发生“九星连珠”的话,得扩大到15度,即使这样,“九星连珠”在6000年间也只发生一次。
这就是2149年12月10日4时发生的“九星连珠”,在扇形区域角是14.8度,九大行星将聚合在夜空特定范围。
6000年只发生一次“九星连珠”,还要100多年,这个太远,袁外和马小玲明显也来不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