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外反而呵呵一笑,轻声说:“你终于了却心愿,走得也宽心了吧……”随即身体一软,这世上两个最亲的长者,就都里自己而去了。
慧驰方丈紧张地扶着袁外摇摇欲坠的身形,宽言道:“师叔祖走得很安详,这是他老人家的亲笔书信。”
袁外直接坐在无色脚边,接过慧驰和尚递过来的信封,打开取出一封墨迹陈旧的信纸。看情况是老和尚很多天前写好的。
上面的繁体字,还是草书,他看得很不习惯,但是并没有一如早先,看到这繁体草书就是抱怨,而是极其认真地细细研读,像是看什么珍贵的稀世典籍墨宝一般。
信中只是说了一些寻常琐事,最后还刻意交待袁外千万不要去找元兵报仇,说什么方外人舍弃肉身皮囊啥啥啥的……
袁外含泪看完,郑重地将信小心收到内衣口袋贴身放好,然后如同木偶般,配合慧驰方丈和众多高僧一起,将无色老和尚火葬、收舍利、送入舍利塔林,与无花老和尚并立一处。
两个老鬼,争论一生,归于极乐世界后,也在一块,做个伴吧。
多日的法事道场完结,袁外持弟-子礼节答谢送走各派高僧,最后在罗汉堂呆了经月,过完老和尚的五七法事,祭奠完两个长者后,拜辞了慧驰方丈众僧,住进了市镇客栈……
多日不见周氏,佳人清减了不少,不过见到袁外,她格外高兴。
两人转房住进了后面的独门小院,原来在五个元兵精骑处收获的金银财物,还有一大包,这次凭借他治平寺的“高僧”身份,直接买下了这个独立小院,一是自己需要整理一下收获,安排下一步计划;还有就是为周氏定居。
此处是一个反元大势力的中心城镇,蒙元势力达不到这里。
张无忌呢,现在是小屁孩一个,还没有成长起来;朱元璋更加不用说,在明教的地位现在显然不高,等他成长起来,赶跑了蒙元,再来攻打这个几十年后的“夏国”国都。还有很长的安逸生活的时间的。
袁外看着周氏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