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古刹名寺,大都隐藏于深山远林,比如报国寺藏于峨-眉-山、菩萨顶藏于五-台山、少林寺藏于嵩-山、悬空寺藏于恒-山……山以寺灵、寺以山名,古刹和名山相互提挈成就了一方好风水。
但治平寺,显然是个异类。这座百年古刹坐落在颇为繁华的闹市中心。
治平寺大山门的两侧,有一幅对联:“法门平等人天共仰,觉路光明凡圣同游”。
那朱红色的大木门,分隔开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边是滚滚红尘,一边是渺渺梵音。身处灯红酒绿,我自独守一方清净。
冷眼旁观红男绿女的俗世尘缘和繁华闹事的万家灯火,治平寺就像一位得道高人,位于红尘而看破红尘,在几百年的晨曦与日落中成了一方净土,成了喧嚣都市中一块供人心灵小憩的乐园。
治平寺始建于北宋治平年间,故而名治平寺,由祖月禅师开山弘法。寺因罗汉洞而建。有罗汉、先天二洞,皆古洞。
寺前照壁有“西川佛都”四个大字。寺门高大庄严,金碧辉煌。
进山门是一青石镶成的广场,一尊高五米的石雕弥勒佛,独坐中央。
向前进是弥勒殿,旁有一联曰:“开口便笑,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于人何所不容”。
其两廊是五百罗汉殿,再前进是大佛殿。正中悬有“大雄宝殿”匾额,大佛释迦牟居两旁有阿难、迦叶侍立。再前为说法堂,后为藏经楼,两侧为方丈室。
大雄宝殿左侧,有能容数百人参禅打坐的禅堂和收留全国各地僧衣住宿的寮房;东方丈室下有库房和香积厨、斋所和客堂。
全寺佛殿布局呈长方形结构,建筑整齐,所用材料全是木石结构;殿阁楼院,造型优美,宏伟壮丽;门窗檐卷,以及柱、梁、枋、藻井,比彩绘精制成飞禽走兽、花卉鳞毛,栩栩如生。整个庙宇,楼阁重叠,殿堂深邃,屋脊高耸,飞檐凌空,更衬以参天古柏,高大竹树,显及十分雄伟庄严。
以罗汉堂五百罗汉泥塑像,最为著名。其次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