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鸡啼四起,晨光渐染,难得的好天气。
“哥,加油啦!”
“仙家,加油啦,吭吭。”
陈剑南在一人一猪期待的目光中,背起那个破旧背篓,大步向镇上走去。
刚出善河村,就遇到了熟人。
“剑南,早啊,我在这里等侯你多时了。”董棋书穿一身干净长衫,站在路边,满脸笑容。
“懂前辈,近日可好?”陈剑南拱手施礼。
“好,我知晓你今日前去科考,特地与你同行。”董棋书带着欣赏的眼光,打量陈剑南。
“哦?董前辈的意思是……”
“懂某不才,被举荐当了个镇试考官,走吧。”
“恭喜前辈,请。”
二人互相谦让,向镇上行去。
大庆科举制度,极为复杂,镇试是所有书生参加科考的第一道关。
每个镇人口不同,但录取的人数相同,即镇试前三甲。
青石镇参加科考有二十八人,相比其他的镇,人数算是多的。
镇试考场设立在林员外家院中,这一天林员外家属及所有佣人仆役都不得进入家院,院中二十八张桌子摆放整齐。
县上派来两名监考官和一名主考官,监考官旨在监督书生考试秩序,主考官则是审阅考生文章,定夺前三甲。
考官中除了主考官,还会由镇上出两个副考官,进行辅助。老秀才董棋书便是其中之一。
考生在门口经过仔细盘查,信息核对,依次进入院中。
陈剑南背着破旧背篓,免不了受人嘲笑,他却毫不在意,寻了一个座位入座。
“陈公子,别来无恙啊。”有人向他打招呼。
陈剑南循着声音看去,却是当日与他一起去枫叶山游玩的李公子,想到那日自己离开,小妹差点死去,他心中生出无名火。
他没有理会李公子,从背篓中取出毛笔砚台和镇纸。
为防止考生作弊,规定所有考试不得带纸进入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