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开篇第一句为:“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祖师一语道破了世人一生的困惑与思考。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我们都能明白,做善事就能得到善报,做恶事就会遭到恶报。但为什么有些人做了善事却没有得到善报,甚至换来的是恶报呢?为什么有些人做了恶事而没有得到恶报,却总是善报相随呢?让我们带着这些困惑与思考,共同去领悟祖师的智慧。
道教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历史积淀,历代祖师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心法供我们学习。
东汉末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张鲁祖师深知众人疾苦和上天的感召。他劝告众生信道、行道、皈依玄门、自主捐物建立“义舍”;用祖上留下的心法和自己的修行为众生治病消灾。在治疗期间,祖师并没有用什么神丹妙药,而是让受病魔侵害的众生“静室思过”,在安静的空间里反思自己以往所做之事,忏悔过失,对神灵表示认罪,以减轻自己的罪业。再让众生以《三官手书》来祈求赐福、消灾、解厄。在当时一片战乱的情况下,张鲁祖师的这些告诫和引导,使汉中成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人间乐土。
汉武帝信奉神明,经常设案礼拜,但却没有得到神灵的感应,反而有很多疾病、水旱、虫蝗等灾难发生。元丰元年七月十五这天,西王母因受汉武帝虔诚朝拜,感应降临皇宫。汉武帝问西王母:“我经常修斋设醮,礼敬神明,为什么我的国家还会有虫蝗、水旱等灾难呢?”西王母说:“这是因为人间百姓不知道四季之内,六戊之日,犁耕田地,会冒犯阴阳的禁忌,致使雨水不下,百谷不收,民遭饥荒。”汉武帝又问:“既然犯戊日禁忌后果这么严重,怎么做才可以消除罪过呢?”西王母说:“戊日禁忌最严重,是没有办法消除罪过的。世人如果能敬畏天地神明,不犯六戊禁忌,就自然可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衣食无忧了。”说完,西王母驾青鸟升天而去。汉武帝大悟,立即颁布法令,谨遵西王母告诫。就这样灾难逐渐减少,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