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讲述我们的故事之前,必须先说明一些问题,为了叙述的方便,也为了我们的读者不至于感到混乱,我们在讲述故事时会将当时的名词统统翻译成今天我们流行的词汇来表达。例如,就拿太阳系的各大行星来说,当时的人们当然不会把它们称作金星、木星什么的,而是有他们自己的称谓,但我们在书中还是把这些行星称为金星木星,这样便于读者们的阅读。火车、轮船、汽车这些现代化的机器设备他们也有自己的叫法,但本书都给统一翻译了过来。
当时的度量衡,和今天也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为了方便读者们阅读,在本书中还是用米、里、斤、吨、度等现代单位来叙述,大家千万不要误会相隔一万多年的人类居然会使用相同的度量衡。
当时的地理名称当然也和今天不同,但是如果都换成今天的称谓,把巴塔尼亚所在地方称为印度,把戈里斯兰所在的地方称为南部非洲,那就有点失去历史典籍的韵味了,因此,在这方面只好麻烦一点,统统按照当时的称呼来叙述,但同时会说明一下这些地方在今天的称呼是什么。
还有历法,这也是一个问题。能够制造出*的巴塔尼亚人当然会很轻易地计算出地球的一个回归年究竟有多长,他们很清楚一年有365天多一点,因此他们也是每隔四年就会加一个闰日。他们把一年也分成了12个月,但每月都是平均的30天,多出来的五六天他们会当作全国的假日。在巴塔尼亚,现任国王的生日是最隆重的节日,比年初元旦这一天还要重要。巴塔尼亚人把每年多出来的几天都加在了国王生日附近,比如拉特西斯十一世生于7月20日,那么在每年7月20日之后就会有五天或是六天的全国性假期,而假期结束后的第二天,还是7月21日。
巴塔尼亚人没有七天一星期的惯例,他们把每月分成三旬,每隔十天休息一次,也就是说他们相当于每个月有三个星期,每星期十天,大家工作九天,休息一天。至于时间,巴塔尼亚人也是把一天划分为24小时,每小时6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