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鼠窜地回到城中,对赵范尽述交战之事。
赵范责怪道:“我本来就想要投降,可是你偏要出城与赵子龙交战,如今你自取其辱不说,连累得我等却极为被动。”言罢,喝退陈应,然后令人取出印绶,引着十数骑随从出城,直往赵云大寨纳降。
赵云听说桂阳太守亲自前来请降,连忙出寨迎接,并且以宾礼相待。随后,赵云令人收了印绶,邀请赵范进入帐中叙话,并以美酒与其共饮。
酒过三巡,赵范笑道:“将军姓赵,某也姓赵,放到五百年前,咱二人还是一家人哩!将军乃是真定人,某也是真定人,我们又是同乡。倘若将军不嫌弃,某愿意与您结为兄弟,不知意下如何?”赵云大喜,随即两人各自叙了年庚。结果赵云和赵范都出生于公元171年,赵云年长赵范四个月,赵范随即拜赵云为兄长。两人同一地方、同一乡里、同一年出生、又是同姓,所以彼此心中极为欢喜。二人饮宴至深夜方才散去,赵范当夜回到桂阳郡。
第二天,赵范亲自来请赵云入城出榜安民。赵云心念一动,倒不着急派人回去报功,却暗中嘱咐众人不要随便离开营寨,自己只带着五十名骑兵跟随赵范来到桂阳郡,城中居住的百姓夹道于两侧欢呼迎接。赵云出榜安民完毕,赵范邀请其入府衙饮宴。陈应以及督军校尉鲍隆作陪时,纷纷称赞赵云的英雄事迹。
待到日近黄昏之时,酒宴散去,赵范送走其他官员,随后又邀请赵云入后堂叙话。过了一个时辰,赵范再令人呈上美酒,二人继续对饮。赵云原本喝酒并非所长,这天连续饮宴,已经微微有些醉意。赵范见此情形,突然离席步入深宅。过了片刻,请来一位夫人与赵云斟酒拜盏。赵云醉眼朦胧看到那妇人身穿白色生绢,不禁微微一怔,再看其容貌,竟然有倾国倾城之色,于是问赵范道:“这是何人?”
赵范道:“此乃家嫂樊氏。”赵云闻言,满脸通红,急忙起身施礼,樊氏以万福回礼。赵范出言令樊氏于赵云把盏,然后再请二人坐下叙话。赵云心中暗自觉得有些不妥,谢过樊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