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母亲有何干系?”
司马徽道:“皇叔有所不知,徐母为人极其刚烈,见到儿子弃明投暗,必然大为羞愧。老妇人一定会以死而绝徐庶后顾之念。”
玄德恍然大悟,连声叹道:“当初我倒不如听从公祐先生所言,不放元直前往。”
司马徽也叹道:“元直至孝如此,皇叔乃是仁义之君,如何会忍心留他在新野。”两人相对而叹,良久不语。
过得好一会儿,玄德突然道:“元直临行前曾经将居住在隆中的诸葛孔明推荐与我作为军师,不知水镜先生是否了解这个人呢?”
司马徽叹道:“元直兄去便去吧,又何必呕得心血,另想接替他的人呢?”
玄德道:“先生此言是何意?”
司马徽道:“诸葛亮与博陵的崔钧、颍川的石韬、汝南的孟建、颍川的徐庶四个人一直甚是交好。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元直这四人智谋才学极为精纯,却不及诸葛孔明能够独览全局,识得大略。有一次,孔明指着其他四人道:‘诸位兄长倘若入朝,可以官至刺史、郡守。’众人问孔明可以官至何位,孔明却笑而不答。诸葛亮自十六岁的时候,便开始常常自比为管仲、乐毅,旁人听到都一笑了之,对他不屑一顾,而他身边这四位好友却一直仰慕他的才干。皇叔,这个人的大才是不能够用平常人的眼光去衡量的。”
玄德道:“颍川真是一个出人才的地方!”
司马徽笑道:“昔日辽东人殷馗善于观望天文,他曾经道:‘群星凝聚于颍分左右,其地必然多产贤士。’如今看来,果然应验。”
此时云长、益德在玄德身边侍立,听到司马徽此言,云长再也忍耐不住,于是对司马徽道:“关某虽然孤落寡闻,却也听说管仲、乐毅乃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大有名的将相,此二人的功绩以及思想流传至今。诸葛孔明乃是一名民间凡夫俗子,年纪未过三十,却自比旷世名臣,是不是有些太过狂妄?”
益德随声附和道:“我看也是!”
司马徽笑道:“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