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引大军五万来到黎阳援救袁谭。
大军行至半路,袁尚把行军校尉吕旷、吕翔兄弟二人唤至身前,道:“你二人昔日追随在我父亲身边,如今我想寻觅前部先锋,不知何人可以胜任。”那二人皆称愿去。于是袁尚点兵三万,令他二人为先锋,兵分两路来救黎阳。
袁谭亲自出城接应,将吕氏兄弟迎入城中,听说袁尚亲自前来,心中大喜。郭图献策,建议袁谭屯兵在城中,袁尚屯兵在城外,互相成为掎角之势。
过不多日,袁熙、高干先后领军来到城外,与袁尚分别屯兵三处,此后各寨每日出兵与曹操交战。虽然袁军负多胜少,但是由于兵力强大,曹操始终无法攻入黎阳。
且说两军对峙一直持续到公元203年,也就是建安八年二月。经历了一个冬天,双方未曾交战。曹操应从军师荀攸的计策,趁袁军防守懈怠,兵分四路突然发动进攻。袁熙、袁尚、高干在城外同时受挫,尽皆大败而走。袁谭看到接应不及,又见曹操亲自领兵攻打黎阳,眼看无法守住,只得弃城而往邺郡逃去。撤军的途中,黎阳太守蒋英死于乱军之中。
曹操领兵追赶到邺城,袁谭、袁尚在城中坚守不出;袁熙、高干分别在城外左右两侧十五里处下寨,形成三角巩固之势。
曹操引军连续攻打数日,始终无法打开局面,倒是后续粮草渐渐供应不上。众多谋士纷纷提出各种进攻建议,想要速战速决。此时,郭嘉却进言道:“主公!袁绍废长立幼,乃是天灭其族。袁氏兄弟之间,权力各自相当,而且都有自己的州郡。我军进攻猛烈,他们为了自身安全,一定会互相救援;倘若我军对他们不予理睬,则必然互相争权夺利。如今之际,主公倒不如先将大军回撤,南下进攻荆州,讨伐刘表、刘备,然后令人在此探听袁氏兄弟的内讧。一旦河北发生内乱,我军趁虚而入,一战便可以平定北方各地。”
曹操闻言大喜,心想:“奉孝谋划计策果然与众人大不相同!”于是命贾诩为黎阳太守,令曹洪引兵守在官渡。自己引领大军往荆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