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年,比较重大而且比较典型的“思维惯性”问题总共遇到过两次。
第一次是出现在老施身上,老施当时刚穿越的时候,由于他是下中古棋出身,而中古棋有“还棋头”,这就导致中古棋的判断体系和现代棋稍微有点差异。
现代棋的“切断”是没有目的,而在中古棋的判断体系当中,一个“切断”可能最高多达4目。
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思维定势,所以老施刚穿过了的时候,他身上有个毛病很明显。
这个毛病用现代棋的说法来说,那就叫“恨空”,现代棋“打入”没多大意义的地方,但因为潜意识中“还棋头”的存在,老施经常习惯性选择去切断。
第二次比较明显的“思维惯性”,那是出现在李襄屏已经成长到一定程度了,他已经注册了“绝艺指导”,开始在网上大量下让先棋或者2子棋。
然而刚下这种棋不久,李襄屏自己也产生思维惯性了。
因为那个时候他的水平还达不到现在这样的高度,所以下这种棋想要赢棋的话,肯定要下一些过份的棋,或者是那些“游走在无理和积极之间”的招法。
久而久之,这倒是让他在下分先棋的时候,也经常性无理棋迭出了,这导致他在那段时期输了不少棋。
这两个问题,都被两人比较好的解决了。
不夸张的说,正是因为李襄屏和外挂不断解决类似这样的问题,迈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坎,攀升一个又一个高峰,这才让李襄屏走到现在。
现在又面临又一个类似的坎。
李襄屏心理清楚,这次遇到的问题虽然性质雷同,意义却可能不一样了。
十年的磨砺,十年的苦修,如果把棋道比喻为珠穆朗玛峰,三代狗“阿发元”是山顶的存在。
李襄屏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达到了什么高度,但他自己认为,自己应该达到了一个极度缺氧的无人区高度--------
因为自己现在达到的高度,可能是人类过去从未达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