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围棋传奇 > 第五四四章 “魔道双修”首尝试

第五四四章 “魔道双修”首尝试(2 / 7)

,他笑着说道:

“嘿嘿,27号,职业业余对抗是27号,而应氏杯第2局是26号,如果你能2比0拿下常浩的话,好像就能赶上这场对抗了吧。”

李襄屏听了笑笑,“应氏杯”半决赛是三番棋,由于两个比赛赛程重叠,那棋院方面当然不可能安排他和常浩去参加这个“晚报杯”之后的惯例,所以他清楚张大记者也就是说说而已。

“怎么老张,你今年怎么没去参加晚报杯呀?”

“我?不行不行,”张大记者把头摇得像拨郎鼓:“我连本地的选拔赛都没参加呢,现在的小孩都太厉害,就我这水平呀,去了基本也就是送菜,那我干嘛去找虐。”

李襄屏听了再度笑笑,张大记者说的这也是实情,进入新世纪以后,“晚报杯”低龄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大量冲段少年甚至职业低段的加入,严重挤压了纯绿林好汉的生存空间。

在这个年代很多人看来,认为这算是一件好事,毕竟这个群体的加入,“晚报杯”的整体水平肯定提高了嘛,然而李襄屏却有不同的看法。

要知道“晚报杯”可是一个业余赛事,并且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业余大赛,那么在这种业余比赛中,你要追求高水平干什么?

这个比赛的水平再高,能高过职业围棋世界大赛吗?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待问题的话,单纯追求“晚报杯”的高水平,这可能是一条走偏了的路子,是上世纪那种简单的“锦标主义思想”在作祟。

李襄屏认为与其这样,那还不如维护好“晚报杯”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让更多地方业余强豪有机会参加这个业余顶级赛事,这可能才更有益于整个围棋事业的发展。

要知道对于围棋的推广,那一个冲段少年和一个纯绿林强豪真不能比拟的。李襄屏自己就曾经是个冲段失败少年,对这个群体还是有所了解。

实话实说,对于围棋的推广和普及,这个群体基本起不到任何作用,更多时候还会起到反作用。

就拿李襄屏自己来举例

最新小说: 东宫娇妾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替嫁太子妃 1937:我的玩家是第四天灾! 城南政北 南城亡事 手握百万大军,你叫我废物皇子? 被贬去带菜鸟连?三个月练出全军第一! 从草莽皇子到千古一帝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