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李襄屏自己回忆,自己小时候之所以那么喜欢“无忧角”,第一就是和这位老师的这句话有关,第二呢,那可能也和他的身世有关,因为他刚接触围棋的时候,恰逢他生母刚刚病逝,生父常年不在家-----
那个时候的他,也许还并不完全理解“无忧”的含义,但他应该是渴望一种“无忧”的状态。
李襄屏现在觉得,可能这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导致自己小时候对“无忧角”的下法非常痴迷,这种痴迷甚至延续到他准备冲击职业段位早期-----
到了那个时候,整个世界棋坛其实已经进入大贴目时代了,中国已经是贴三又四分之三子,日韩已经是贴6目半,而到那个时候,虽然已经有棋手开始质疑“无忧角”的效率问题(例如吴清源先生和他的师弟老曹等人),但当时世界棋坛最顶尖的大李马小等人,那好像依然还是“无忧角”的拥趸,他们在比赛中对“无忧角”乐此不疲。
李襄屏记得在自己第一年冲击职业段位的时候,他还专门为此事询问自己的老师(这个时候的老师,那当然就不是之前那个美女老师了,而是国内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职业)。
老师是这样告诉李襄屏的:“襄屏,如果只从围空效率来说,那么“无忧角”两手棋10目左右,这在大贴目制度下确实是偏低,但是你不要忘了,我们下棋时候不能只看目数,就像襄屏你自己在下棋中判断形势的时候,你除了要点目之外,你还会注意什么呢?”
这个问题当然难不倒那个时候的李襄屏了,他很快回答老师道:
“还要看棋的厚薄。”
老师笑道:“这就对了,日本的赵治勋先生曾说,什么是围棋的厚薄呢?其实就是越安全的棋可以认为越厚,最厚的就是已经彻底两眼做活了的棋,那你现在站在厚薄的角度看待问题,是不是可不可以认为“无忧角”这种下法,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厚实的下法呢?我想应该就是这个原因吧,这才导致大李马小等人依然喜欢这个下法。”
必须承认,哪怕是到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