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襄屏为什么要长考了。”
老聂顿了顿继续说道:
“小张你想想,这个大雪崩变例是李襄屏的原创,这是你我都知道的事,既然你我都知道,那么作为还在一线的大李那当然就更知道,可他明知道这是对手的原创,想必对这个变化有很深的研究,那么他为什么敢这样下呢?”
“老聂你的意思是说......”
老聂老神在在的点点头:“那大李现在肯定有了更深的研究,没准他还琢磨出新的套路都不一定,所以他才敢这样下呀。”
“对呀,老聂你说得有道理呀,太有道理了。”
老聂继续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并摆出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继续对张大记者说道:“所以你现在应该知道,襄屏现在为什么要长考吧?”
“知道知道,襄屏这就是出于谨慎嘛,他生怕自己中招,所以才要多谢一会。”
“这就对了.....哦,棋谱来了,那我们现在来看看,大李到底准备了什么后招......”
这张棋谱的手数并不多,只有区区不到10手棋,并且在这张棋谱中,大家没有看到大李的什么“后招”,倒是看到李襄屏再次主动求变。
“啊?!襄屏这样下?老聂你看......”
老聂这时就没有马上接话了,对着棋谱足足看了有3分钟,他的表情变得有点严肃:“咦,“外拐”的下法?这个这个....虽然从对局心理角度来说,襄屏这个时候求变很好理解,可是今天这个格局,他选择外拐的应对真的合适吗......”
对于老聂说的“外拐”,作为资深围棋记者的张小勇当然是知道的。在将近80年以前,因为吴清源先生的一步棋,其实就把“大雪崩”一分为二了,形成了“大雪崩内拐”和“大雪崩外拐”两大分支,并且“外拐”这个分支,是比“内拐”还要古老的变化。
虽然自从“大雪崩内拐”出现以后,下“外拐”的人渐渐少了,然而这个变化并没有彻底消失,尤其是在一些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