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在李襄屏决定让出这个主导权,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这个「双飞燕」定式。
因为这是一个典型的「星位定式」,而中古棋由于「座子」的缘故,其实就只能诞生「星位定式」,比如这个「双飞燕」,在老施那个年代非常流行,中古棋的一众国少对此都有极深的研究。
不仅如此,从中古棋发展出来的「星位定式」,还是和从日本发展出来的「小目定式」有很大不同。
比如看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定式大全」,那些小目定式都有一个基本特征:
以「双方安定」作为定式的终点。
这体现的是一种收敛的思维。正是因为日本围棋一直以这种思维作为主导,所以你看那些日本人创造的定式。
无论是「大斜」,「雪崩」,「妖刀」这些手数众多的大型定式,还是那些手数较少的袖珍定式,那么等到一个定式下完,看黑棋黑棋已经彻底活了,看白棋白棋也不会死,双方皆大欢喜都是平平安安,这就认为一个定式已经完成。
反观从中古棋发展出来的「星位定式」就不一样。
由于「星位」有着「难攻难守」的特性,所以你看那些中古棋流传下来的定式,看黑棋,嗯,明显还没活,但好像也不会死,因为不好攻。
再看白棋,好像也和黑棋差不多,说它是活棋吧,又还没有两个明显的眼位,说它会死,你又不知道怎么攻击。
等到围棋AI出现,大家观察狗狗时代的定式,会发现狗狗推荐的大多数定式,采用的思维倒是和中古棋类似。
就拿今天出现的这个「双飞燕」为例,当「基本型」完成之后,黑白双方都是处于「不死不活」状态,并分别都留有一个断点,这是双方棋形比较明显的破绽。
当基本型完成,接下来轮到该狗狗下,假如是按照过去日本围棋那种相对内敛的思维,黑棋这个时候通常都要「拆」一个的,在抢大场的同时,又间接护住自己的断点。
然后白棋多半也是拆一个,这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