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艰难维持住对德国公海舰队的封锁情况下,英国人也开始着眼于战后世界格局。
他们惊讶的发现;
大洋帝国皇家海军实力已经膨胀到无法遏制的程度,将环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纳入了牢牢掌控中,并且建立起相对优势。
为了全力对付德国公海舰队,英国从14年起,便大幅度抽掉驻印度次大陆第三战列舰队各型主力舰,返回本土以加强对德国舰队的封锁。
时至今日
驻扎在加尔各答的皇家海军第三战列舰队实力孱弱,变成一只以老旧战舰为主,巡洋舰挑大梁的地区性舰队,实力下降两个档次都不止。
而英国远东舰队只有几艘老旧的巡洋舰为主力,沦落为一支存在舰队。
这样的海军实力,别说与大洋帝国皇家海军相抗衡,即便是与其下属的印度洋舰队比较,实力也远远不如。
近两年来
扶桑国海军勒紧裤腰带发展了后无畏舰标准的“金刚”级战列舰,实力大幅度跃升,业已经超过英法等国在太平洋区域的舰队实力, 海军规模排在第2位。
这样的情况,让一贯在全球各大海域作威作福、当惯了大佬的英国皇家海军很不舒服,其在日德兰海战与北海海战两场大型海上决战中损失巨大,到了伤筋动骨的程度。
英国皇家海军苦于当前主要力量用于欧洲,暂时无力兼顾亚太海域。
因此,英国海军心理严重失衡了,各种阴谋论调随之出台,矛头直指大洋帝国皇家海军,各种挑刺和不满。
针对这种新情况,李福寿曾经召开专门的御前会议统一思想;
咱们不挑事,但是也不怕事。
在背刺盟友方面,英国人是惯犯,所以要本着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的原则,妥善处理两国间关系,时刻保持警惕。
小事情不必上纲上线,涉及原则问题坚持底线,寸步不让。
例如在3月份,位于红海大哈尼什岛的天堑要塞区,曾经发生过当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