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王牌,唯一的坦克师,也是段祺祥上将和吴宝利中将的心尖子,坦克第2团的损失让他们心痛不已。
屡次经历打击后,德军总数约在35万人左右。
因为德军与奥匈帝国军队紧紧靠在一起,形成背靠背的态势,重兵云集,而且打法更加狡诈多变,这让段祺祥上将觉得很棘手。
德军原本丢失殆尽的重炮,可以从友军手中取得,迅速恢复了八成以上的战斗力。
奥匈帝国工业实力不错,军队装备的火炮和重机枪数量多质量好,尤其以曼利夏步枪和先进的VZ14型149毫米榴弹炮闻名于世。
奥匈帝国士兵装备曼利夏步枪,出现比毛瑟1898步枪早3年,综合性能比毛瑟步枪更好。
这种步枪设计简洁,重量轻,还能发射不同类型子弹,使用子弹口径比毛瑟步枪弹大,所以曼利夏步枪威力更大。
曼利夏步枪和毛瑟1898并称为“栓动步枪家族两大王牌枪械”,设计非常经典。
除了制式步枪性能一流外,奥匈帝国在火炮研发方面水平也很高。尤其是排名世界第二的斯柯达兵工厂,在1914年推出的一款叫VZ14的149毫米榴弹炮,性能非常先进,是奥匈帝国军队中的主力重炮,装备量相当大。
这款火炮战斗全重只有不到3吨,行军时炮管还能从炮架上拆除,分解成两部分后,每部分用马匹托运即可。
若有进口载重卡车,只需一辆卡车就能将一门火炮运到前线。
装甲302师(龙骑兵师)下辖第二坦克团在进攻时,就不幸的遭遇到了德军隐蔽在二线阵地后方的一个VZ14型149毫米重炮团,在48门重炮的猛烈轰击下,第二坦克团被淹没在一片火海中……
面对149毫米大口径重炮轰击,T-5厚厚的前装甲就像纸一样一捅就破,转眼间沦为焦黑的废铁,铁流滚滚的装甲集群在炮火蹂躏下,变成了散布在十几平方公里战场上的一堆堆废铁。
在天空中盘旋的机群发现不妙,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