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的审判。
这一事件引起世界各国一片哗然,最难接受的当属尼古拉二世的表兄英王乔治五世,原本俄国资产阶级新政府意图促成沙皇一家流亡英国,英国政府和议会也同意了。
但乔治五世考虑到英国工党较为同情俄国工人运动,害怕引起连锁不良反应,因而拒绝流亡建议,没想到反而害了表弟一家。
在白金汉宫的公开讲话中,乔治五世情绪激动的指责俄国工人政府是“世界公敌”,英国将联合“一切正义的力量”,打击“藐视王权的篡位者,恢复法律与秩序……”。
随后,洋、法、意、德、奥、荷、比、西、葡、西、丹麦,挪威等各王国高层纷纷发表敌视俄国现政府的政策讲话,对俄干涉军从14国一下子涨到21国,可见国际反应之强烈。
俄国工人政府这一略显粗暴的行动,触动了王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基点,引发了众怒。
这其中,尤以英法洋三国最为愤怒,英国是被毫不留情的打脸,法国因为工人新政府完全不承认上百亿法郎的巨额贷款而气的暴跳如雷,痛彻心扉。
说起来法兰西也是倒霉,世界大战的西线主战场就在法兰西境内,在遭受巨大人员损失的同时,富裕的法兰西变成了负债累累的法兰西。
战前,法国是著名的高利贷王国,仅凭着吃利息就可以日子过得很滋润,因而忽视了在工业领域的发展,没有赶上以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第2次工业革命,被洋、美、德、英等先进工业国家甩在了身后,综合实力已经远远落后了。
在脓疱没有揭开之前,法兰西依然生活在强大的幻梦中,夜夜笙歌,还有精力在世界各地指手画脚,日子过得美滋滋。
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军队的大举入侵打破了幻梦……
在战前,法国对世界各国投资总额约600亿法郎,投资的60%以上集中在欧洲国家。
这其中,法国借给俄国的最多,为113亿法郎,其次是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西班牙和比利时,几国相加起来高